赛迪前瞻2025年第8期(总889期):城市空中交通国际发展先进经验及启示 – 水印版.pdf

2018年,NASA率先提出“城市空中交通”(UAM),认为UAM是在城市50英里半径中用于客运或货运的、安全高效的有人驾驶或无人驾驶的空中交通工具系统。这一概念相对我国“低空经济”,其飞行距离限定在固定范围内,但核心都是运输系统,载体都以eVTOL等航空器为主,是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赛迪研究院分析认为,随着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逐渐成熟,UAM市场有望打开,带动城市低空基础设施建设、飞行保障服务运营、管理服务等发展,激活更多新型消费需求。

一、世界主要经济体强化顶层设计、技术创新、试点示范,加快UAM新业态形成
加强组织机制、管理体系、战略规划等政策协同。一是成立跨机构工作组。美国交通部牵头成立先进空中交通机构间工作组
(AAMIWG),指导UAM等的规划和协调工作。2024年初,该工作组向政府提交一份综合规划,以明确每个联邦部门和机构以及州、地方和部落政府的职责。二是加快完善管理体系。2023年5月,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发布《城市空中交通运行概念2.0》,提出UAM初步管理体系架构。欧盟欧洲单一天空空中交通管理研究项目(SESAR)开展UAM管理体系研究,2023年其资助项目已在奥地利成功测试一个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地面控制站。三是出台UAM发展战略规划。2023年7月,FAA发布《先进空中交通规划》,就美国部署UAM提出Innovate28(I28)时间表,计划2028年前依托现行飞航程序与基础设施开展初步运营。
政企紧密合作推动关键技术产品突破。一是发挥军民合作优势。美国军方开展“敏捷至上”(Agility Prime)项目,向Joby等龙头企业发放eVTOL订单。2023年,授予Joby总额5500万美元的9架S4飞机采购合同。二是强化重大项目支持力度。韩国2023年启动K-UAM大挑战计划(The K-UAM Grand Challenge),汇集全球顶尖企业在全罗南道UAM试验台进行联合演示测试。同年,欧盟SESAR开展OperA项目,投资900万欧元用以测试eVTOL飞行器在真实环境下的技术可行性。三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2023年,欧盟SESAR投资霍尼韦尔开展长期项目,推动eVTOL基础设施、技术等落地。2024年,日本筑波政府和亿航智能合作落地日本首个城市空中交通中心,引入亿航智能eVTOL产品。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