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大脑白皮书2025.pdf

序 言
在时光长河的奔涌中,科技浪潮以颠覆性姿态重塑着人类文明的轨迹。当新旧技术范式在2025年的历史节点激烈碰撞,我们目睹了一场由通用人工智能(AGI)驱动的深度变革——机器智能正突破代码的桎梏,向物理世界的本质规律扎根。
从感知到认知,从决策到具身行动,人工智能的进化路径已从单一算法迭代转向多模态融合的生态重构。大模型技术如同引发链式反应的“智能奇点”,其催生的架构革新与跨模态协同,正在重定义机器与物理世界的交互范式。家庭场景作为技术落地的核心试验场,正率先经历着这场静默革命:家庭大脑从机械指令执行者蜕变为具备场景化认知的“智慧生命体”。通过自然语义解析、空间拓扑建模与动态需求预测,它构建起覆盖生活全链路的神经网络——晨间唤醒的声光韵律、食材管理的代谢追踪、健康风险的预判干预,皆被编织成有机联动的智能图谱。
本白皮书以全景视角深入解构AGI浪潮下智慧家庭的嬗变逻辑。从技术底座的重塑,到生活场景的裂变,是发展的双轮驱动;从家庭单元的智能化,到城市生态的共振,是进步的协同共进。
展望未来,家庭大脑必将成为数字文明时代的重要载体。家庭智能化将突破物理空间的边界,与智慧社区、数字城市深度融合,形成“家庭-社区-城市”联动的超级智能网络。以技术赋能生活,以智慧温暖人心,家庭大脑必将为人类构建更安全、更健康、更可持续的美好家园。

关新平,乙巳仲春于上海

11.技术与市场双轮驱动,智慧家庭创新变革新范式
在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浪潮中,智慧家庭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重塑我们的生活,并已成为创新多元场景的关键驱动力,为人们开启了智慧生活的无限可能。与此同时,消费趋势与结构的深刻转变,正推动着家庭全链路、全场景智慧体验的持续迭代。
而这一系列变革的背后,通用人工智能技术(Artificial General Inteligence,AGI)的快速进化无疑是最为关键的引领力量。
1.1.家庭大脑成为创新多元场景的核心引擎
在科技飞速发展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持续追求下,智慧家庭从萌芽走向蓬勃。“以人为本”,将家庭打造成智能交互、温馨舒适的生活空间成为智慧家庭的核心理念。同时,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产业加速跨界融合,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以家庭大脑为中枢的智慧家庭不断创新多元应用场景,持续提升用户体验,开启了家庭生活的全新篇章。
智慧家庭,“以人为本”的智慧生活空间
近年来,智慧家庭的概念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而不断演进。从发展历程来看,智慧家庭最早起源于智能家居的概念,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主要集中在家电控制自动化和安全监控领域。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家庭逐渐从单品智能向全屋智慧转变,从被动控制向自我进化发展。
国内外对智慧家庭的定义也逐渐丰富和深化。国际上,对智慧家庭的定义较为广泛,可以概括为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构建安全、舒适、便利、智能的居家环境,实现家庭服务的智能化以及人和家庭设施的双向智能互动。在国内,智慧家庭被视为构建的开放式生态系统,在家庭环境中的应用落地,具备跨设备协同联动、多场景智能服务、跨领域资源整合等特征。智慧家庭的本质是家庭场景中数据、服务、设备与主体的深度协同,其通过跨领域技术融合、标准化协议支撑、产业协作创新,实现家庭场景的自我进化能力,最终形成“技术-服务-用户-产业”共生的价值网络。
在智慧家庭产品不断出现和普及的背景下,消费者用户对智慧生活的理解和期待也在逐步提高。智慧家庭不再是技术的简单堆砌,而是以人为本,深入理解并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通过在家庭生活环境中对物理系统、数字系统和人类系统进行有效整合,实现空间内的人、机、物智能交互、智慧协作,创造一个智能、温馨、健康、环保、安全的生活空间和更美好的生活方式。智慧家庭的核心在于提升用户体验,通过连接用户和无界生态,提供个性化、一站式、全链路的场景服务,将家庭环境转变为一个能够自主感知、理解用户需求并主动提供精准服务且具备持续自我进化的智慧生活空间。
政策牵引,加速产业生态跨界融合创新
政策牵引释放活力
智慧家庭的发展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支持政策不断出台,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国际上,2024年,欧盟通过《人工智能法案》,其中在透明度、风险分级管理、数据保护与隐私等方面制定了具体要求,进一步规范并加速人工智能在智慧家庭的应用;美国也相继推出《禁止人工智能欺诈法案》和《内容来源保护和防止编辑及深度伪造媒体完整性法案》,在防范欺诈、保障内容真实性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为人工智能在智慧家庭的应用设置了安全与内容真实防线,推动智慧家庭向更可靠、更具创新性的方向发展。

在国内,国家政策为智慧家庭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政策的精准牵引下,我国智慧家庭产业持续激发创新动能,释放经济活力。
——促进消费方面: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推动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鼓励地方制定补贴政策,促进智能家电等产品的消费。2025年1月,相关政策进一步升级,在家庭消费领域加力支持家电产品以旧换新,积极支持家装消费品换新。
——标准建设方面:2024年11月,工信部公开征求对《智慧家庭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30年,新制定智慧家庭领域国家和行业标准50项以上,基本覆盖基础标准、关键技术标准和应用场景标准,显著提升标准技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技术应用方面:202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将数字家庭建设列为重点任务之一,提出加快构建跨终端共享的统一操作系统生态,提升智能家居设备的适用性、安全性。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已组织开展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支持企业、科研机构等加快算力、算法、数据研究攻关,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研发布局,推动人工智能和重点行业深度融合,加快生态培育。2025年也将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研发布局和重点场景应用。
产业生态跨界融合
家庭作为第一生活空间,不仅是承载大模型、具身智能等创新技术的关键场景,更是打破产业边界的无界融合生态载体。在人工智能重构商业逻辑的浪潮下,智慧家庭产业正经历“从垂直封闭到横向破圈”的范式跃迁——家电企业以硬件制造为基座整合Al能力、互联网企业以数据为纽带打通服务链路、通信企业以连接技术重塑交互标准,而Al公司则以通用大模型为支点撬动场景创新。各行业加速对智慧家庭的布局,正加速产业的多元发展。比如,根据相关报道,苹果公司正在开发全新的家庭操作系统HomeOS,该系统将与HomeKit生态链协作,搭载升级版Siri,进一步提升智能家居设备的交互体验。同时,苹果计划通过AppleIntelligence为家庭自动化和设备控制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使设备能够理解周围环境并识别用户活动。而特斯拉将能源管理作为智慧家庭的核心功能之一,通过太阳能板、Powerwall储能设备以及智能能源管理系统,为家庭提供高效、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
这种跨维度的异构能力资源整合,正在催生“家庭即生态”的新产业范式。其呈现出创新驱动、融合发展的主要特点,具体表现为从“单点AI”向“AI系统化”演进、从“硬件服务”向“数据增值”转变、从“品牌割据”向“跨界融合”迈进。产业生态的跨界融合成为新的趋势,家电、家居、科技企业的行业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新产品、新技术、新应用的不断涌现,持续丰富一体化解决方案和多元场景供给,促进智慧家庭场景链路大幅外延,重塑用户体验和服务模式,推动智慧家庭向全生活空间智能的转变。
智慧家庭市场快速增长,规模持续扩大
在创新技术涌现和宏观政策利好的推动下,智慧家庭领域消费需求持续释放,行业发展正进入加速期。根据Statista数据预测,2024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1544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增长至2316亿美元,2024年到2028年间,将保持10.67%的高复合年增长率。用户接受度逐步提升,智慧家庭整体渗透率预计从2022年的14.2%上升到2027年的28.8%,智慧家庭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我国智慧家庭市场同样迎来快速发展的关键机遇期,在政府促消费政策的推动下,传统家电品类中的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产品将加速进入产品结构升级周期,向高端化、智能化、品质化、个性化方向迈进。在出货量方面,IDC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预计出货2.81亿台,同比增长7.8%。而在市场规模方面,根据相关数据,2024年国内智能家居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7848亿元,同比增长约10%,而预计到2029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1.09万亿元。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