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前瞻2025年第6期(总887期)-从“科技100榜单”看我国科技品牌建设发展新路径 – 水印版.pdf

在科技创新进入新一轮加速期的背景下,全球知名的品牌价值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发布的《科技100榜单:最具价值和实力的科技品牌年度报告》(Technology 100)显示,美国科技巨头凭借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的创新优势持续领跑,中国企业在移动支付、电商等应用创新领域形成独特优势,但科技品牌竞争总体实力差距仍在拉大。赛迪研究院分析认为,我应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应用市场优势,构建龙头引领产业链体系,走出特色化品牌发展道路,加快实现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的战略跨越。
一、人工智能重塑全球科技品牌竞争格局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刻重塑全球科技行业的竞争格局,中国品牌实力指数占据榜首。榜单显示,苹果以5166亿美元的品牌价值重夺榜首,增长74%,展示了其品牌韧性。微软凭借人工智能战略跃升第二,增长78%至3404亿美元。最引人注目的是英伟达,借助人工智能芯片需求激增,品牌价值暴增163%至445亿美元,排名第10。该格局凸显了人工智能技术对品牌价值的巨大影响,以及传统科技巨头在新技术浪潮中寻求转型的努力。从品牌实力指数(BSI)来看,微信以94.3的BSI得分位居榜首,获得AAA+的最高品牌实力评级,凸显了微信在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紧随其后的是油管(YouTube)和谷歌,分别以92.7和92.5分的BSI得分获得AAA+评级。
半导体行业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战略重要性和增长潜力日益凸显,云计算和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成为推动互联网和软件领域品牌价值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半导体领域,英伟达凭借人工智能芯片需求激增,品牌价值跃居行业榜首。台积电稳居第二,品牌价值251亿美元,增长16%,彰显了其在先进制程领域的领导地位。超威半导体(AMD)和博通等公司也因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需求增长而表现出色,品牌价值分别增长27%和7%。阿斯麦(ASML)作为光刻机领域的领导者,品牌价值增长27%至69亿美元,凸显了半导体制造设备在产业链中的关键作用。在互联网和软件领域,微软凭借其在云服务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成功布局,品牌价值增长78%至3404亿美元,成为仅次于苹果的第二大科技品牌。思爱普(SAP)是前五名中唯一的欧洲品牌,反映了其在企业软件市场的强势地位。可以看出,受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驱动,云服务、企业软件和人工智能应用成为核心增长点,传统企业软件巨头在云时代实现成功转型。
美国科技企业仍保持主导地位,中国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欧洲在培育科技巨头方面仍面临结构性挑战。以苹果、微软、谷歌和亚马逊为代表的美国科技巨头占据了品牌价值榜单的前四位,其品牌价值总和接近1.5万亿美元,彰显了美国在全球科技创新和商业化方面的领先地位。微信凭借其在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和多元化服务生态,成为品牌实力最强的科技品牌。抖音、腾讯等头部企业继续保持高位排名,反映了中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然而在榜单中,仅有思爱普和阿斯麦等欧洲少数公司在特定细分领域保持全球竞争力,凸显了欧洲在科技品牌实力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
二、从三年榜单数据分析中美品牌价值差距拉大态势
基于2022-2024年科技品牌榜单数据,在全球科技创新加速的背景下,中美科技品牌竞争格局呈现新的特点。美国科技巨头凭借创新和生态优势、前瞻布局和快速响应能力,持续带动品牌价值快速增长,而我国企业虽在应用领域有所突破,但整体竞争实力的差距仍在扩大。
技术创新能力、商业模式创新和生态系统构建是科技企业品牌价值的三大支柱。美国科技巨头长期占据榜单前列,得益于三个维度的全球领先优势。苹果通过自研M系列芯片建立技术壁垒,构建硬件、软件、服务完整生态,创新订阅等商业模式,推动2024年品牌价值提升74%至5166亿美元重返榜首;亚马逊依托云计算、物流网络技术创新,打造全球最大电商生态平台,创新性实现流量变现,以2993亿美元品牌价值位居2023年榜首。我国科技企业也在细分领域实现突破,2023年新上榜的宁德时代通过引领锂电池技术路线、整合科教创新资源、创新储能商业模式,打造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服务闭环,首次跻身榜单即位列第32位。
前瞻布局和快速响应是产业变革期科技企业实现品牌价值跨越式增长的关键。当前人工智能技术革命重塑行业格局,率先布局并快速响应的科技企业实现了品牌价值快速提升。英伟达凭借在GPU并行计算和CUDA开发平台的长期技术积累,敏锐把握ChatGPT等大模型带来的算力需求机遇,成功将游戏显卡技术延伸至人工智能领域,在数据中心GPU市场占有率超90%,推动品牌价值在两年内增长163%至445亿美元,排名从2023年的第29位跃升至2024年的第10位。微软基于行业积累,通过战略投资OpenAI获取颠覆性技术,并迅速将人工智能能力融入Office、Azure等核心产品矩阵,实现了技术创新到产品优势的快速转化,带动品牌价值一年内增长78%至3404亿美元,跃居2023年全球第二。
中美科技品牌竞争格局呈现出总体差距扩大、细分领域错位发展的战略态势。从总体实力来看,中美差距在逐年扩大。在上榜数量上,美国上榜企业数量近三年稳定保持在45家左右,我国则维持在25家左右。在上榜排名上,前二十名中,美国企业从2022年的12家增至2024年的13家,而我国企业则从7家降至5家。前十名较量更显悬殊,我国企业从2022年的4家锐减至2024年的1家,而美国企业则从占据前五的5家扩展至8家。从细分领域来看,美国在软件服务和半导体等高附加值领域占据绝对优势,几乎垄断互联网与软件15强榜单和半导体20强榜单。在互联网和软件领域上榜率达三分之二,半导体上榜企业数更是我国的3倍有余。我国在电子设备制造和消费领域形成相对优势,微信以94.3的BSI得分领跑全球科技品牌实力榜,抖音品牌价值增长28.2%至842亿美元,从2022年的第9上升至2024年的第5位。
三、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科技品牌发展道路
随着技术壁垒和贸易限制的加剧,我国须在加快核心技术突破的同时,持续发挥市场应用创新优势,走出一条特色化品牌强国发展道路。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