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率先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上海的重要任务。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自2018年以来,连续开展了1.0至7.0版本的改革,精准解决市场主体“急难愁盼”,对标国际一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工程建设领域,上海以优化审批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手段,从业务管理的逻辑上突破创新,重塑业务流程,加强体制和技术支撑。以“多规合一”为基础构建了“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多验合一”的审批框架;通过“减、放、并、转、调”,破解项目审批“事项多、环节多、时间长”的根节难点。推行“多图联审、桩基先行、区域评估、分期验收”等举措,持续提升市场主体感受。
环评审批领域,推进全链条系统改革。推出包括分类管理、优化公众参与、规范第三方服务市场、提升智能化管理服务水平等措施在内的“1+8+5+X”系统改革方案,有效缓解环评“慢、繁、难”问题。
不动产登记领域,以统一登记制度建设为改革主线,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跨部门、跨业务协同管理,创新推出“竣工即交证、交地即交证、交房即交证”,实现从“多门、多次”向“一窗、一次”转变。
经过持续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世界银行《2020营商环境报告》,中国“建筑许可”
指标排名从第172名提升至第33名,“财产登记”指标排名从第41名提升到第28名。
2023年5月,世界银行发布新的营商环境评估指标方法论手册,上海成为代表中国参与世行评估的唯一样本城市。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以下简称“市规划资源局”)、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以下简称“市生态环境局”)以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为根本出发点,对标世行营商环境评估新体系,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积极回应企业诉求,切实解决企业困难,持续推进上海市“获取经营场所”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乘势而上,扬帆再出发。立足于营商环境的新时代新征程,上海将继续坚定不移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决策部署,全面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聚焦规划土地管理模式优化、高效协同登记服务、工程审批管理系统建设等重点任务,精准发力,久久为功;锚定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改革开放,以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坚定信心、奋力一跳,谱写上海“获取经营场所”营商环境建设新篇章。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