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碳市場國際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

報告摘要
隨著香港企業積極致力緩减氣候風险,碳市場逐渐成為一大關鍵策略。2022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推出国際碳市場Core Climate,是應對氣候風險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該平台為吸引區域碳交易活動及支持全球應對氣候挑戦的努力奠定基礎。
香港金融發展局(金發局)一直是綠色倡議的熱心支持者。在2024年11月,金發局参加了2024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9),強調香港的金融服務業及其作為国際樞紐的地位如何推動可持绩發展的未来。這次参與突顯了金發局致力於支持香港成為缘色及可持绩金融中心的决心。
我們對香港在推動碳市場發展方面取得的進展表示肯定,但仍有許多潛力等待挖掘,以晕固其在碳交易市場上的地位。到2030年,全球自願碳市場(不包括内地)的規模預計将從目前的7.23億美元增至100億至400億美元。’内地碳市場也正蓄势待發。内地碳市場是由一個強制碳市場和一個自願碳市場組成,其強制碳市場是世界最大,而自願碳市場的規模有望增至人民幣735億元(103億美元)2并成焉全球最大的自願碳市場。3
在COP29會議期問全球碳市場發展取得了的重大進展。《巴黎協定》6.4條下的碳信用创建和碳清除项目兩項標準正式通過。這些發展不僅將增加對碳信用的需求,還將確保國際碳市場在聯合國的監督下誠信速作。
鉴於全球碳市場的迅速發展,尤其是自願碳市場,突顯了香港成為主要碳交易中心和提升整體生態系统的迫切性和機遇。香港既與内地聯繫緊密,又是國際金融中心,可為發掘碳市場潛力提供強大後盾。内地碳市場對於支持國家實現脱碳目標至關重要,而目標亦輿《巴黎協定》下的國家自定貢献相一致。5根據《巴黎協定》,中国的目標是在2030年前達到排放峰值,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也就是俗稱的「3060目標」。為實現此目標,国家需要投資139萬億人民幣。7即便有如此大的資金缺口,国際投資者在很大程度上仍無缘内地碳市場。
金發局曾發表報告《碳中和之路:香港在把握碳市場機遇中的角色》8,眼下正是在此基礎上深入探究香港如何透過協助内地蓬勃的碳市場走向國際,提高自身區域碳交易中心地位的恰當時機。此舉符合國家建成有效、有活力且具国際影響力的碳市場的策略。除組建研究調查工作組外,金發局亦對各類碳市場從業者進行深度訪談,力求獲得全面的市場見解。
本報告强調内地碳市場國際化的重要意義,概述内地在這一進程中面臨的挑戟,指出香港在克服該等障礙中的關鍵作用,並為香港政府提出政策建議。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