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成为金融支持新重点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点工作任务。“加紧”两字,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绿色转型紧迫性的重视。特别是本次会议提出要“培育绿色建筑等新增长点”,为绿色发展和绿色金融工作的开展指明新重点。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发展绿色建筑有助于扩大国内需求、促进降碳减污、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以及进一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金融业应紧密围绕国家政策部署,在新建绿色建筑、发展屋顶光伏、推动建筑用热低碳转型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一、发展绿色建筑意义重大
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1。当前,发展绿色建筑意义重大。
第一,有助于扩大国内需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其中首先就是国内需求不足。为此,会议提出九大任务中排在首位的便是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绿色建筑是多种节能环保技术的有机整合,各类绿色技术的运用均能拉动投资。例如,利用城乡建筑屋顶安装光伏电站,能够带动光伏投资。根据卫星图片和抽样调查统计,我国城乡可用屋顶折合水平表面面积约412亿平米。考虑各种实际安装困难后,城乡屋顶可安装光伏潜力预计约28亿千瓦。按0.3万元/千瓦安装成本计算,累计能拉动约8.4万亿元投资。此举能够有效消化我国光伏产能。发展绿色建筑所撬动的屋顶光伏巨大需求(28亿千瓦),能够承接光伏产业供给(2023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达2.16亿千瓦,其中屋顶等各类分布式光伏不足1
亿千瓦,图1)。除光伏外,加装外墙保温、门窗改造、老旧电梯和家用电器更新等,均能够催生投资和消费需求。
第二,有助于落实降碳减污目标,助力实现碳达峰。建筑是我国碳排放重点领域,其中建筑运行是最大头。根据《2023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建筑运行产生C02排放22亿吨,主要来自居民用能(包括用电、取暖、烹饪等)燃烧化石能源
(图2),约占全国同期总排放的21%(图3)。此外,生产建筑建材(包括钢铁、水泥、玻璃等)也会产生碳排放。结合我国当前产业情况,加装各类节能和可再生能源设备,能够有效压降建筑运行碳排放,推动全国尽快碳达峰。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