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30年来,90%的灾害都与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有关。气候变化是世界上许多城市面临的最大风险驱动因素。当人类的生命和生计还有整体经济遭受灾害时,气候变化使灾害损失进一步扩大。令人遗憾的是,大部分损失越来越集中在城市地区。
我们都认识到,人类决策是造成灾害风险的最大因素。最近发布的《2015-2030年仙台减少灾害风险框架实施情况中期审查报告》显示我们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这份报告仍然指出了需要我们深思的地方。为了预防和减轻与灾害相关的负面影响和损失,需要极具挑战性的重大“方向调整”。来自多个城市的案例表明,重回正轨是可能的。
《2022年全球评估报告》强调:当国家政府和地方政府为了预防灾害而做出决定性转变时,就能获得巨大的“韧性红利”。通过将气候和灾害风险预测纳入关键基础设施规划,能够变现红利。通过修改预算规划以应对风险和不确定性,能够累积红利。通过重新配置法律和金融体系,对降低风险进行激励,能够成就红利。上述所有措施可以结合起来,以预防未来气候和灾害风险升级所造成的重大损失。为了帮助地方政府将韧性红利变现,联合国减灾署与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等合作伙伴携手发起了“创建韧性城市2030”全球项目。该项目致力于不让任何一个城市掉队,支持城市增强气候和灾害韧性的雄心。
在此背景下,《中国韧性城市发展报告》重新申视了一些城市为减少灾害和气候风险而采取的积极措施,以及它们如何充分发挥韧性红利的作用。我借此机会向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及本报告的作者以及有关案例城市表示祝贺,他们所贡献的知识用在了这一重要主题上。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成绩斐然。我祝愿本报告能够成功传播,使世界其他城市能够学习、受益并受到启发。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