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科技型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聚集硬科技发展,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扮演工要角色。在中美两国的科技股对比中,可以看到一些明显的差异和趋势。美国的科技股,尤其是大型科技股,在市值和全球影响力方面占据领先地位,而中国的科技股则凭借后发优势处在赶超路径中。随着中国在全球科技产业链中的地位提升,中国科技股的中长期回报潜力正在增加,正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和投资吸引力。
中国科技股加速逍赶,政策持续呵护,盈利持续性显著增强,估值有望得到
重塑。(1)截至2024年8月,美国市值最大的前100家科技股,总市值占SPX
成分股总市值的56.3%。中国市值最大的前100家科技股,总市值占中证A500
成分股总市值的19.3%。(2)在净利润和净资产规模方面,美国科技股在SPX成份股的占比已经高达3-4成,而中国科技股的占比不足1成,具有较大的
成长空间。(3)近10年.中国科技股ROE持续增长,盈利能力逐渐超过传统企业,截至2023年科技股ROE高出其他股2.1个百分点。(4)中国科技股的净利润和净资产规模占比呈增长趋势,从期初2014年的2.9%和4.1%的占比提升至期末2023年的9.7%和8.1%
美国科技股的发展成就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产业政策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有效的产业政策应具备以下特点:在市场经济里,政府应积极作为,弥补市场失灵问题,为市场主体提供助力。一是普惠性,产业政策应该对行业内所有企业一视同仁,提供平等的支持和机会;二是竞争性,政策应该倾向于支持竞争激烈的行业,而不是已经形成垄断的行业;三是适度性,产业政策的力度应该适中,避免矫枉过正。同时,在产业政策落地时,产业政策应做到精准高效,与产业生命周期的演变同步,从直接扶持向营造优质市场环境转变。
产业政策布局方向一产业政策应注重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协同发展,两者不可偏废。一是基于科学发现端的“供给侧”路径,即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创造新供给,在新供给的带动下创造新的需求,这些产业多为未来产业,处于技术研发和验证阶段,产业政策为产业的萌芽期提供关键的支持,帮助产业克服起步阶段的挑战。二是着眼于市场需求端的“需求侧”路径,这类产业政策以支持新兴产业为主,以提升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为主要目的,是支撑短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新质生产力发展有望促进科技股盈利提升。一方面,精准适度的产业政策能够提振市场信心,减小风险溢价水平;另一方面,产业政策起到托底作用,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预期,分子端及分母端共振促进科技股估值的稳步提升。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背景下,推荐关注如下领域:(1)未来产业一关注技术突破行业的主题投资机遇;(2)新兴产业一关注渗透率快速提升及出海布局的产业;(3)传统产业一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风险提示:海外货币政策路径不确定性的风险;本报告为历史分析报告,仅作为中美股市细分领域的对照,不构成任何对市场走势的判断或建议;文中涉及的个股仅作为梳理列举,不作为任何投资推荐依据。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