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纬咨询:再挂云帆-国际金融机构中国征途2.0.pdf

过去两年中,我们见证了国际金融机构对进入或重新进入中国市场的浓厚兴趣。为促进与支持金融业的发展,中国正逐步开放市场,放宽外资在金融机构中的持股比例。2019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于2020年取消合资券商、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货公司中外资持股比例最高为51%的限制,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年。

2018年初,我们发布了一篇关于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报告:《全球资产管理公司在中国:在改革浪潮中前行》。此后,外资涌入中国的势头保持强劲。例如,已有22家全球资产管理公司在中国成立了私人基金管理公司。1 与此同时,诸多外资企业一直在努力获取其在中国基金管理合资公司中的控股地位。更有机构正在考虑设立或投资银行财富管理子公司。这股势头并不仅仅局限于资产管理领域。资本市场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为国际性金融机构在财富管理和证券领域的竞争带来了新的机会。截至发稿,已有4家全球性投行实现了对其在华证券合资企业的控股,多家其他投行的同类申请正在审批中。将来,越来越多的全球券商将植入中国为全球资产管理公司提供服务,这样的服务显然更符合全球惯例。

我们还观察到,中国正逐步放宽对外资金融机构经营范围的限制。比如,外资券商现在可以拿到业务范围更为全面的牌照。过去,外资银行苦于无法取得经纪人资质。而如今它们获准申请银行间债券市场的A类主承销牌照,同时可以设立或投资货币经纪公司。此外,2019年5月,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宣布,将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审批流程。过去,由于无法吸收人民币存款,外资银行在竞争中始终处于不利地位。目前,针对中国市场已有大量相关的研究。我们既无意重复这些资料,也不欲简单堆砌事实。

本报告旨在实现两个目的:其一,我们希望通过整理过去几年间的各项实质性进展,向国际性金融机构展示中国市场的整体动态发展,进而阐明为何相较于10年前,如今更为国际金融机构进入中国的好时机 , 其二,我们愿将自己的第一手经验转化为实用建议,根据国际性金融机构在中国的不同发展阶段,帮助其更好地梳理轻重缓急并作出决策。第1部分归纳了一些主要趋势,它们正为国际性金融机构营造更为有利的经营环境。随着中国本地投资者日趋成熟,他们开始寻求更为全面的金融服务;同时,全球投资者也正将更多的资源分配给中国市场。跨境投资计划的引入与发展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进入中国市场的便捷渠道。中国金融体系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从“银行“与“影子银行”转向“资本市场”。这对财富与资产管理的传统“黄金标准”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同时要求行业创新,而国际性金融机构在创新方面处于有利地位。

我们预计,到2023年,资本市场将为国际性金融机构带来约150亿美元的收入池。第2部分讨论了5个关键议题,它们对有志于进入中国或在中国拓展业务的国际性金融机构非常重要。首先,国际性金融机构应就中国业务制定合适的目标,以便确定“主动展业”与“被动投资”的最佳配比;其次,国际性金融机构应了解中国繁复的牌照申请要求,尽早在业务定位的同时申请牌照;第三,针对国际性金融机构建立的“基础”运营实体,我们对各种不同的选项作出比较;第四,国际性金融机构必须深入了解本地潜在合作伙伴的动态,以建立真正有意义的合作伙伴关系;最后,我们建议国际性金融机构采用绿地模式,以模块化的方式构建基础架构。对于国际性金融机构在中国市场的前景,我们踌躇满志。衷心希望本报告能够帮助它们国际性金融机构在中国市场大展宏图。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