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大数据应用分中心:中国人本城市观测报告2023.pdf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提出了“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的为民情怀。人民是城市的主体力量,人本价值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取向,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的“纲”和“魂”。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在“串联式”的现代化发展基础上对城市的建设,中国所进行的是一种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相叠加的“并联式”发展中探索化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矛盾”的“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的方案”。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一步指明以人为本将是未来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和空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要求、价值尺度与核心要义。2021年7月,自然资源部发布《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明确提出对城市发展特征及规划实施效果定期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及时揭示国土空间治理、城市功能布局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动态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提高城市发展质量。2023年9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2023-2027年)》,明确提出建设“业务联动网络、信息系统网络、开放治理网络”三大目标,紧密围绕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监测需求搭建应用场景,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开放治理新生态,合力推动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截至2022年底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5.22%,9.2亿人生活在城镇,城镇化发展与治理正着力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调整。城市研究的尺度和角度也伴随发生新的变化,从同质化的城市群体更加关注多样性的城市个体,从宏观性的规模增长更加关注微观性的活力营造。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的频度、维度、粒度得以前所未有的拓展,新数据不仅提供了新的技术条件,也为人本城市研究创造出新的方法论,为人本城市发展评价创造了新的条件。为此,面向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依托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大数据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人类活动大数据应用分中心的平台支持,中央财经大学城市管理系王伟研究团队联合中国联通智慧足迹大数据团队,基于经典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进行指标设计,进一步聚焦城市人本价值刻画及评估,探索高效监测与诊断人本城市水平的“体检单、对标卡、刻度尺”——中国人本城市发展观测指数,形成一套人本城市发展监测评估方案来丰富和捉升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人本价值内涵与属性,也为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建设工作添砖加瓦。1.1分析框架
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发展也最终是为了人。在衡量城市发展时,亦应从城市满足人的需求角度考量。1943年,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成为管理心理学的五大支柱理论之一。作为一种以人为本体的解释人的研究学说,为我们在城市层面的探究提供了重要启示。在此,借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其与“以人为本”理念进一步结合;通过内在逻辑映射转译提出“基座层、中坚层、顶层”三个层次、“越低、越密、越快、越蓝、越韧、越热、越广、越杂、越晚、越尖、越浓、越高”的12个“越”的观测维度,搭建认知和促进城市建设达到与相匹配的适宜城市人群生存发展的良性状态,见图1。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