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灵活用工及产品发展洞察报告.pdf

零工经济近几年频频被讨论。一方面国内裁员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另一方面政府持续鼓励灵活就业,2021年,据人社部公布的数据,中国灵活就业从业人员规模达2亿人左右,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零工经济”从业者。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36年,“零工经济”从业者将达到4亿人。2022年,根据《中国灵活用工蓝皮书》,全国已有逾6成的企业尝试灵活用工。
零工经济的发展势态不可阻挡,在此基础上,伴随着新技术的进步、共享经济的转变、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及疫情的影响,互联网时代的“新零工经济”正在到来。
根据《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知识技能领域在2017年的市场规模为1,382亿,在2020年已
经达到4,010亿,同比增速30.9%.
知识经济的兴起带来了大量的知识劳工,知识劳工一般指在知识经济中不从事物质商品的生产或物流,而是负责设计、研发、推广等环节的人。与传统的“打零工”相比,两者存在本质区别,“打零工”一般仅仅是劳务的共享,而知识劳工更强调知识技能的共享。
知识劳工具有灵活性、精专、价格竞争的特点。据《2022中国数字灵市场发展研究报告》调查显示,知识劳工中大学本科占比43.3%,18-30岁占比62%,且主要集中在研发、新媒体运营、美工、设计师、文案策划等需要知识、创意和技能等专业化的岗位。
未来,随着共享经济中知识技能分享的逐渐普及,零工经济会出现更多技能、知识、内容等无形产品的分享,专业技能服务、内容创作、知识付费等领域零工经济会迎来更蓬勃的发展。什么是灵活用工?
灵活用工这一词最早起源于美国,主要是为了解决其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模式极为丰富,涉及的行业广泛,且有正当的权益保障和法规制度,这一有效战略很快在其他发达国家得到了普遍的运用和推广。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中国产业数字化,灵活用工逐渐引入国内,起初灵活用工的出现是为解决国内再就业问题,主要针对传统的用工模式。也正是因为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灵活用工逐渐多样化,不同的企业在遇到不同的环境冲击时,也发展出不同的灵活用工策略,开始从企业微观的操作层面向战略层面转变。
同时,在产业数字化升级和疫情的催生下,灵活用工背后的新技术、新应用、新行业与新的组织模式成为实体经济创新的推动力量
传统的用工方式开始对工种有了切分和细化,越来越少的工作被包装成“职业”呈现给我们,工作被“切分”成了不同的个体项目,项目工作则依赖于按需的灵活用工人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灵活用工模式。灵活用工对于国家发展来讲成了一个关键的环节,用新的商业模式、扩展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提升个人的市场价值。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