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公共云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pdf

前言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正步入跨越式发展新阶段,成为引领现代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大力发展通用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全球潮流。2024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既顺应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也反映了未来中国产业升级的现实需求,开启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的新篇章。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创新不断加速,模型复杂度和数据量急剧增加,对包括算力在内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需求和新要求。实践层面看,目前我国算力资源在规模和使用成本等方面仍然不能满足人工智能的规模化应用和快速迭代创新的需要,建立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高质量算力服务体系迫在眉睫。
公共云是破解我国“人工智能+”时代算力“供不上、用不起”瓶颈问题的重要抓手。公共云具有大规模集群管理能力,能以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的方式,帮助提升我国算力供给能力,并通过规模经济效应推动算力门槛降低,让更多的用户享受普适普惠的算力服务。公共云和人工智能相结合还将推动“云计算”走向“云智算”,云计算不再局限于IT计算本身,而是提供包括算力、模型、数据、生态等与智能化发展相关的全方位创新服务,从而促进“人工智能+”切实落地,引领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
本报告阐述了公共云的概念内涵及其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分析我国公共云当前发展态势与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工智能+”时代公共云发展的典型模式、模式要求、技术服务架构和健康长效发展路径,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指导和参考。(一)公共云的概念与内涵
公共云是指面向公众提供的云计算资源,其本质是将云计算资源规模化、大范围进行共享,聚合各类算力并通过在线的模式为各类用户提供简单易用、且近乎无限扩展的计算服务。
在传统的用户单位自建数据中心模式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来建设基础设施、系统、中间件服务等,支出庞大且维护复杂。区别于私有云、公有云的“有”,公共云强调的则是“用”,重视使用权,是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目的的一种公共服务模式。公共云模式下,用户单位无需过多关注上述技术细节,通过按需使用公共云服务商所提供的计算、存储、网络等开放资源,能够大大减轻IT成本,并转而投入更多的精力聚焦业务持续创新。
公共云是云计算发展的初心和核心价值所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虚拟化技术的成熟,云计算应运而生。云计算的核心理念是将计算资源集中起来,并通过互联网按需提供给用户;其核心价值和优势体现在资源共享、按需使用、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从实践层面看,全球公共云巨头亚马逊最早推出云计算服务AWS(Amazon Web Services),企业和个人只需通过互联网就能按需获取计算和存储服务。AWS自成立的第一天起,就肩负着以公共云对外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使命。贝索斯曾这样描述AWS的愿景——“学生在宿舍里就能使用与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一样的基础设施”。
面向未来看,人工智能特别是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发展,对算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云计算”走向“云智算”。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公共云密不可分,公共云不仅支撑了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突破,未来大模型也将以云的方式提供服务。“人工智能+”时代,从模型预训练到模型部署和推理应用,算力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公共云将成为破解算力资源紧张、算力成本昂贵的关键抓手。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