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力系统系列之八:深挖绿电增长潜力,数智化释放消纳弹性.pdf

核心观点:
●数智化提升消纳资产运行效率,具有杠杆作用。新能源消纳瓶颈逐步显
现,三北等地区已存在明显压力,依赖于“储、输、控”共同发展,“控”
的核心是广泛应用数智化技术。根据CNESA和国家能源局,我国断型
储能累计装机从2020年的3284GW快速扩张至2023年的31390GW。
根据中电联,23H1,我国电化学储能电站平均利用率仅为0.34,较为
低下。直流特高压投运数量从2020年的16条增加至2023年的20条,
我们测算,2022年直流特高压通道平均利用小时数仅为3416h,仍需
进一步提升。展望未来,我们认为,数智化将成为断型电力系统建设重
点,发挥消纳杠杆作用,促进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增长。今年以来,数智化已受到中央和电网公司高度重视。
数智化料放消纳弹性,降低电力系统特型成本。开发系统灵活性资源。电力设备适应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带来的潮流波动、电力系统适应复杂运行状态的调度控制,共同指向数智化。参考德国,数智化可充分挖掘存量资源潜力,降低转型成本;促进灵活性资源参与调节,提高转型效率。发榆变配用全环节需要数有化升级,配用电侧为核心,全球电网数智化建设提速,根据IEA,2016年至2022年数字技术投资占电网投资比例从12%增长至20%,其中2022年75%的数字化投资投向配电网。目前,国网提出打造数智化坚强电网,根据国网电子商务平台,2021-2023年国网总部数字化项目中标金额从约65亿增加至约93亿(网省数字化招标规模大于总部),设备类与服务类中标金额同步提升;南网提出到2025年全面完成数字化转型,积极推动数智化建设。我们分析认为,数智化针对一硬一软两大需求:提升电力设备可观可测可控水平的硬需求、加强电力市场数据广泛交互的软需求;包舍“2+N”典型设备和场景:信息通信和智能管理系统黄穿电力系统发输变配用环节,发电侧断能源功率预测、输变电侧集控站和智能巡检、配电侧一二次融合设备和智能融合终端、用电侧综合能源管理和虚拟电厂等。

投责建议:关注四条主线:(1)基础设施:信息通信及智能管理系统是基础,关注国网信通、国电南瑞、泽宇智能等;(2)设备:①智能电表:关注海兴电力、三星医疗、炬华科技。威胜信息等;②充电桩(V2G):关注特铌德、通合科技等;①数字化变电站:四方股份、东方电子;④智能巡检:亿嘉和、中吴科技;(3)软件:①供需预测及电力交易需求:关注国能日新;②智能运维:关注南网科技等;(4)模式创新:微电网、综能服务迎来发展,关注南网能源、安科瑞、苏文电能、朗新集团等。风险提示:电网投资不及预期;电改推进不及预期;数据安全风险影响
电力数智化推进。一、数智化提升消纳资产运行效率,具有杠杆作用
(一)新能源消纳有赖于“储、榆、控”三大支柱
新能源消纳瓶频显现,孟需提升电力系统消纳能力。根据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数据,2023年我国风电消纳率97.3%、光伏98.0%,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我国新能源消纳形势差异大,“三北”等地区已呈现出明显压力:河北(风电
94.3%、光伏97.5%)、河南(风电96.8%、光伏97.7%)、蒙西(风电93.2%、
光伏96.6%)、甘肃(风电95.0%、光伏95.0%)、青海(风电94.2%,光伏91.4%)。
根据我们2022年8月《断型电力系统系列之二:新能源消纳压力渐显,“储。
输。控”各尽其责》报告分析,实现新能源高比例消纳,有赖于三大基础:
“储”:加强储能/类储能资源(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火电灵活性改造、需求侧响应等)建设。通过提高灵活性资源占比,捉升电力系统对新能源出力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的适应能力,确保电力系统供需实时平衡。
“榆”:加强榆配电网建设。(1)集中式新能源发展要求加快榆电网建设:新能源大基地需要新建超特高压线路,实现大规模外送,通过西电东送、北电南输满足中东部用电需求;特别地,柔性直流等断技术亟待加快应用,以适应新能
源高比例外送。(2)分布式新能源发展需要加快配电网改造:分布式新能源大量接入,配电从“无源”变“有源”,面对配电网容量不足、潮流亲乱等问题亟需开展配电网系统性改造。
“控”:提升对源网荷储的预测与控制水平。实现断能源消纳需要对新能源发电和调节性资源进行有机链接,提升源网荷储全环节的可观可测可控水平,以实现新能源快速波动下的有效控制与管理。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