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为《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
气协同路径》年度报告第三期,
以“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主题。报告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协同治理监测指标体系,在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治理体系与实践、结构转型与治理技术、大气成分源汇及减排路径、健康影响与协同效益等五方面设计了20项指标,通过追踪各项指标的进展,分析中国在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道路上面临的挑
战并提出解决思路。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我国同时面临“碳达峰、碳中和”与“美丽中国建设”两大战略任务,统筹推进降碳、减污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是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路径。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何通过优化技术路径、设计政策组合,推动清洁空气与碳达峰碳中和措施协同发力,已成为社会各领域关注与探索的重点。
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同根同源,气候变化与大气污染之间均对生态环境与人群健康具有显著负面影响,且两者之间存在明确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气候变化应对和大气污染治理在科学机理、目标体系、治理方案、应对措施和综合效益等方面都体现出高度的协同效应。《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的出台实施标志着我国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工作迈向新阶段。以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总抓手,生态环境部提出将减污和降碳工作有机衔接、统筹部署、一体推进,推动当前协同治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工作格局初步形成,政策机制逐步完善,试点成效日益显现,支撑保障不断强化,助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为全面、客观地跟踪评述我国在气候变化与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方面的工作进展,在能源基金会和中国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支持下,清华大学、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北京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单位在2021年联合发起了《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年度报告》的编写工作。以此为平台,一批大气科学、环境工程、能源工程、公共卫生、管理科学等领域的国内学者开展跨学科交流合作,共同跟踪、梳理、总结与分析我国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进程,助力形成政策制定、评价与优化的闭环,推动协同治理政策的落地实施。
本报告为《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
径》年度报告第三期,以“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主题。报告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协同治理监测指标体系,在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治理体系与实践、结构转型与治理技术、大气成分源汇及减排路径、健康影响与协同效益等五方面设计了20项指标,通过追踪各项指标的进展,分析中国在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道路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解决思路。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