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对国内生物医药行业来说,是一个充满挑战和转变的年份。
挑战在于,IPO收紧、融资环境持续低迷,行业内企业普遍面临着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的问题,但管线推进在资金方面嗷嗷待哺、同时又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但令人欣喜的是,有许多积极转变也正在发生。
比如政策方面,2023年集采和医保等控费政策影响逐渐变得温和,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加大。创新药出海方面,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PD-1单抗获得美国FDA批准,成为首个在美国获批的中国自研自产的创新生物药,标志着中国创新药研发的国际化新台阶。
对外许可交易正成为中国Biotech重要的现金流来源,无论是国内授权合作还是出海授权交易都在2023年迎来了新高,以ADC为代表的药物类型是中国药企license out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于中国生物医药领域而言,2023年是市场情绪低落的一年,却又是让人振奋的一年。
为全盘认知理解中国生物医药领域一级市场方方面面的表现,以更好把握2024年行业发展趋势,蛋壳研究院对2023年国内创新药及供应链领域的近400起融资事件、近百款临床获批管线及近百起BD交易/并购事件进行了详细复盘研究,以飨行业。数据来源:动脉橙产业智库,蛋壳研究院
从平均融资金额和融资事件数来看,2023年国内生物医药领域融资事件数量(514起)跌落至2020年水平(534起),平均融资金额(0.12亿美元)跌落至2019年水平(0.11亿美元)。
基于调研访谈,蛋壳研究院认为,2023年生物医药领域融资继续遇冷的原因除了全球大环境如地缘政治、美元加息政策等的影响,主要在于内外两部分原因。
内部原因在于此前生物医药市场过于火热、多数项目估值过高,但随后进展不如预期,行业正在经历价值重估。新药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大部分生物医药企业早期甚至到上市后都处于持续亏损状态。为进一步鼓励生物医药行业发展,提高生物医药市场活跃度,2018年前后,港股18A、科创板破除生物医药企业上市的制度壁垒,国内生物医药企业估值飙升。
随后2020年新冠疫情的暴发带来产业对医疗保健和生物技术行业未来前景增长的看好,大量热钱涌入医疗健康赛道,带来一级市场的过度繁荣,大部分项目估值过高但在随后的两年里项目进展不如预期,企业完成新一轮融资的难度加大。
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企业破发成为常态,股价长期低迷,投资者信心不足。随着多家企业冲刺上市,创新研发陷入内卷、创新药产品临床价值说服力不足、商业化表现乏力、包括医保政策的“杀价”等,让资本市场对于创新药的期待值下降。
港股18A、科创第五套标准冲击IPO的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上市破发成为常态,股价长期低迷,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多数投资机构未能在此前投资项目中盈利,投资信心不足。当下国内创新药项目正在经历艰难的估值重构过程,市场也在逐渐在清理市值泡沫和投资者的不合理预期。
外部原因主要在于两点:1)2023年IPO收紧、政策严控减持、严控再融资,融资压力逐
级向前端传导;2)医疗反腐进一步对行业发展造成影响。
2023年8月,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证监会出台多项政策,包括降印花税、阶段性收紧IPO、严控再融资、严控减持等组合政策,以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改变一二级市场失衡的状况。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