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助力中国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潜力–以塑料、纺织及农业-食品领域为例.pdf

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全球主要国家已经就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以减缓全球变暖达成共识。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参与者与引领者,中国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双碳”目标并发布了相关配套政策。”双碳”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加速能源系统低碳转型、着力提升能效水平、大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速低碳技术研发推广,还需要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要抓手,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再生资源利用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从全球层面来看,世界主要经济体也普遍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应对气候变化、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基本路径,并将其作为新冠肺炎疫情后经济复苏行动计划的核心内容之一。
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发布的报告显示,通过能源系统转型,只可以解决全球约55%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而另外的45%则需要对于我们日常物品的生产和使用方式进行系统性的转变。未来,循环经济在中国塑料、纺织、农业及食品等领域助推碳减排的前景十分广阔,同时中欧双方在上述领域也存在广泛的交流空间与合作契机。然而,当前上述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对碳中和目标的贡献尚有待评估,且现阶段出台的相关配套政策较少,行业层面缺乏具体的政策指导。
在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英国)北京代表处的支持下,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围绕上
述问题开展研究并撰写了本报告。本报告系统评估了循环经济原则和策略在塑料、纺织及农业-食品领域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总结凝练中国在上述领域的路径和经验,为全球后疫情时代绿色复苏提供中国方案;同时,为中国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提供相关政
策建议。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将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脱钩,以促进自然资源再生的同时,创造更多的社会经济价值,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作用。从作用机理层面来看,循环经济措施可作用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其主要通过强化源头绿色设计、优化产品生产工艺或流程、能效提升与燃料替代、原材料替代、产品服务系统创新以及分级分类处置废弃物等六大类途径促进温室气体减排,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针对中国塑料、纺织及农业-食品领域的实证研究则进一步量化了不同循环经济措施的减排潜力,为相关领域循环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与数据支撑。
中国是塑料消费大国,2020年中国塑料消费量约8000万t,废弃物产生量约6000万t,约有2000万t塑料制品的净差值处于生命周期中的使用阶段停留在社会中,同时2020年塑料行业产生的温室气体总量
约为3.45亿tCO₂eq,循环经济在塑料领域的减碳潜力十分可观。塑料行业的循环经济措施主要包括可回收性设计、绿色消费、零废弃运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回收再生(物理再生、化学再生)以及常态化塑料打捞再利用等,本报告采用归一化方法,将上述具体措施归一化到塑料的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主要考虑物理再生及化学再生的减碳贡献。评估结果表明:在基准情景下,2020年、2030年、2060年中国塑料行业的温室气
体排放分别为3.45亿tCO₂eq、4.65亿tCO₂eq、727亿tCO₂eq,其中93%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新产品的生
产制造过程。而在循环经济情景下,2030年塑料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将降至4.20-4.52亿tCO₂eq,2020-2030年间可累计减排0.6-2.3亿tCO₂eq。2060年塑料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将降至4.51-6.48亿tCO₂eq,2020-2060年间可累积减排13.43-46.95亿tCO₂eq,其中,物理回收再生能够有效降低社会对新塑料制品的需求,其温室气体减排贡献约占到90%以上。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