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不确定性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pdf

《CIDEG决策参考》主要关注产业发展、环境治理和制度变迁三个领域的研究议题,希望学者们就这三个议题领域中的热点话题、研究前沿和国际比较等方面撰写政策报告,提供给相关领域决策者和学者们参考、学习和交流。每期推送一篇学者稿件,阅读受众包括CIDEG学术委员、学者网络与公众。其中高质量的稿件将经由CIDEG学术委员会推荐报送给国家决策部门。

在当前保守思潮复兴的国际环境下,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廓清贸易冲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学术重要性及现实迫切性,本文研究发现,贸易冲击显著降低了我国的城市化增速且在国家内部不同地区存在显著异质性影响:影响大小随地区贸易依赖度的增大而上升。为缓解其不利影响,考虑到地方政府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地方政府对贸易冲击的应对行为不可忽视。本文研究表明地方政府通过出台创新支持政策与更多地参与区域合作以增加国内区际贸易从而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本课题的发现将为我国在保守思潮复兴的国际环境下如何利用国际贸易形势的不确定性来推动国内区域高质量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新的政策思路。

一、中国贸易环境的基本情况

19世纪之后全球商品贸易一直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经历了迅速发展。对外贸易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是我国经济迅速融入世界经济重要的纽带和桥梁。1978年时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355亿元,占世界货物贸易比重不足1%。之后中国的贸易量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到2022年底时贸易总额已经达到42.07万

亿元,居世界第一位,我国从无足轻重的贸易小国迅速崛起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

然而在最近十多年保守思潮复兴的国际环境下,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所经历的多次贸易冲击将在长远上对国家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其中,中国的对外贸易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生显著下降:就贸易总量而言,2009年的进出口总额相比上一年下降了约16%;从贸易增速看,2008年后的进出口额年均增速仅为金融危机前的四分之一左右,直到2010年后才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增速水平,并且这一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全球贸易量的平均下降水平。此后的贸易战与新冠疫情,都使得我国的贸易不断遭受冲击。

就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国家地区来看,主要的贸易伙伴有美国、欧盟、日本以及东盟

国家。考虑到美国系我国最大的出口市场,本文以美国为例展开贸易环境的基本演变情况。图1展示了1991-2022年间中美两国贸易逆差变化动态,其中灰色柱状展示了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额,实色折线则为逆差变化的线性拟合曲线。在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迄今,整体上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持续增加,由1991年的126.91亿美元攀升至2022年的

3822.95亿美元。然而,我们更应该注意到该图中结构性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到:在整个三十年间里我们对美国的高额贸易顺差主要产生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而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这一增长趋势开始放缓,特别是在2016年美国总统川普上任后不断升级的贸易摩擦以及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之后我们对美国的贸易逆差不再显著增加。管中窥豹,中美贸易逆差的变化大致反映了我国近年来所面临的贸易环境,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际市场需求不振,我国经济面临着外部市场需求不足等贸易冲击困难。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