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助力公益事业发展研究——以视频号为例.pdf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应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公益事业作为第三次分配的主要载体,在帮扶困难群体、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数字技术飞速发展为公益事业提供了新思路、新模式、新业态,促进公益事业数字化转型是顺应数字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短视频助力公益事业发展研究——以视频号为例》旨在以视频号为例研究数字公益事业的发展现状、短视频对数字公益发展的优势,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就未来短视频如何促进公益事业发展提出建议。

报告由伏羲智库、清华大学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企鹅有调联合编制。报告以在线问卷调研数据和视频号典型案例为基础,分三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为公益事业数字化转型现状,包括公益事业数字化转型的机理、发展和特

点;第二部分为短视频助力公益事业发展案例分析,总结短视频助力公益事业发展的普遍优势,并以视频号为例,展示短视频在促进公益事业发展方面

的典型案例;第三部分基于调研数据总结了公益短视频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

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公益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公益事业在数字技术、互联网、移动支付的赋能下,开展公益活动,为社会问题提供创新解决方案,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创造可持续性的社会价值。

(一)公益事业数字化机理:数字技术赋能公益事业全链路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已经成为新的生产力。公益事业数字化是公益组织应数字时代大背景,促进公益事业发展更高效、更精准、更智能化的重要步骤。公益组织依托数字技术,打通“分享-传播-组织-链接-公益行为”全链路,向需要帮助的群体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分享”是公益事业的起点,公益组织通过数字公益平台,利用数字化方式拓宽分享渠道,促进公益内容更加广泛地“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到公益事业的理念,认识到公益事业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弥合公益信息和价值认同的不对称。同时,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公益事业能够改善公益资源的“组织”方式,促进公益组织与企业、参与者之间建立近乎零距离的“链接”,形成互联互通的开放生态,有效提升公益组织的承载能力,优化协作模式,提高公益事业的运行效能,使“公益行为”更加有序和高效。最后,结合反馈机制,分析公益行为的效果和影响,驱动公益组织可持续性成长,建立良好的公益生态。

公益事业数字化转型推动运营流程和服务模式变革,为公益事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公益组织内部数字化转型从数据的在线化开始,文件的编辑、存储等全部线上进行,实现公益组织的无纸化办公,进一步通过采用线上办公系统分类整合公益项目信息流、资金流、数据流、业务流并完成内部集成,而后再到外部集成,最终实现公益组织与外部部门之间的数字化联动,构建起内外部、上下游协作网络。公益事业运营方式转向数字化的同时,其服务模式也在同步迭代。公益事业的数字化围绕“公益信息的数字化传播-公益行为线上化-大公益”的路径不断演进、升级,促进公益事业释放无限可能。

在公益事业数字化初期,公益信息借助互联网实现了数字化传播,但传播渠道局限于门户网站、社区平台等传统媒体,对大众传媒的运用能力较弱,受众目标不够广泛,且捐赠者以企业为主。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视频号、微博、视频号、抖音等社交平台,支付宝等支付型平台,以及水滴筹等社交筹款平台极大丰富了公益事业的推广和参与形式,增加了公众看到公益内容的场景和频次,优化了公益事业的体验和完成效果。调研数据显示,短视频平台已成为公益用户看到公益内容的重要渠道,其次是朋友圈、微博等社交渠道,以及公交、地铁等公共场合广告(见图1)。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