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长期视角基于整车六力模型(底层核心能力),中期基于细分车格选择及自身产品定义的产品布局,短期基于高频数据景气跟踪(订单、销量、上险数据、折扣、库存等)
长期视角:结合产品力+渠道力(产品力:市场需求把控、电动化节奏、平台制造、供应体系、智能化建设等能力),对车企底层核心能力差异及基于此的中短期策略进行分析。当前车企提升市占率的核心影响要素排序为:市场需求把控能力>智能化能力>电动化节奏。长期看,市场需求把控能力+智能化能力将加速差异化。
中期视角:对整体车市格局进行“碎片化”分析,分析次年细分车格格局及车企在相应车格的产品投放,再结合竞品横向对比分析(包括:定价,车格大小,配置及智能化程度等)从年度维度预判车企产品强势程度。
短期视角:对行业景气度及格局保持高频跟踪,包括订单,上险,批发,折扣,库存等,同时追踪相应车企核心车型的景气度。
■总量:行业需求有初性,长期看—内生穗健+出口弹性,中期看—增速拐点上移,短期看—景气修复(年内)
长期看:汽车增长基本锚定GDP增速+自主出口空间大(6000w)、格局好(海外格局固化),总量中长期有韧性,采用汽车保有量等指标与国外对比,我们认为远期行业总量将维持年均2%-3%温和增长。
中期看:①20年疫情+21年缺芯滞后需求在23年年中价格战趋缓后逐渐释放;②16-17年峰值购车者经7-8年后进入置换周期;③出卫需求上行,中期行业增长中枢有望上移。
短期看:一季度持续演绎的价格战带来的观望需求随着存量车型价格战企稳及年中新车型密集发布开始在淡季逐步回补,周度上险恢复40w且稳定,行业景气修复。
■格局:强势自主加速提份额(预计上限70+%)+行业ASP持续提升
08-16年自主份额提升基于SUV产品红利(年均+1.6pct),20年起自主份额提升是经过与合资在3-4年的量价充分竞争后,基于核心能力(平台短板弥补,市场需求把控及电动化节奏显著领先外资)提升带来的份额加速(年均+7.pct),23年及后将持续依靠需求把控+智能化能力加速提份额;远期看,量维度,对标海外成熟市场,核心自主份额有望翻倍(30%→70+%);价维度,消费属性与智能化加速产品差异化带来溢价,单车价值量将提升。
估值:强势自主成长打破周期限制,估值体系切换(8-15xPE抬升至20xPE及以上,部分基于PS)
过去:12-21年期间股价呈明显周期性(最长<2.5年);当前看周期逐步淡化,强势自主呈持续成长性,估值体系打破(突破原先“产品周期”下8-15xPE区间,部分突破20xPE,具备盈利确定性的新能源基于PS估值)。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核心车企降价影响市场情绪,研报使用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风险、行业规模测算偏差风险等。
两轮自主崛起底层逻辑不同:21年后这轮自主崛起是依托市场需求把控能力和电动化节奏两个核心能力,17-20年在跟合资经过充分量价内卷后,份额加速提升(2年+14pct,上一轮是9年+14cpt)
■阶段一:08-17年自主崛起;基于SUV红利及性价比,17年起合资补齐SUV并切换本土供应体系后结束;
■阶段二:21年以后自主崛起;基于需求把控(存量油车红海市场-痛点)和电动化节奏(电车增量蓝海-产品有无问题)核心能力优势,强势自主品牌贡献主要增量,具备持续高成长性。 (详见附录一)
长期视角:基于我们提出的研究车企的核心能力(产品力与渠道力维度,产品力分为:需求把控能力、电动化节奏、制造能力、供应体系把控能力、智能化能力)以及各个车企的能力差异,对车企长期发展势态进行预判。当前我们认为车企快速提升市占率的核心影响要素是:市场需求把控能力与电动化节奏。长期看,我们认为市场需求把控能力与智能化能力具备差异化。
整车厂核心能力在不同时间维度影响权重变化显著:进入第三消费时代后,目前车企核心能力的重要性排序为:市场需
求把控能力>智能化能力>电动化节奏;长期来看智能化能力会成为差异性的核心影响因素。
■零部件层面,消费属性配置体现差异性,而电动智能当前节点差异性弱:电动化方面,以三电为核心的电动化技术集中在上游产业链,各车企可直接采用标准化解决方案,因此电动化差异性弱;智能化方面,当前主流车企智驾普遍处于L2+级别,消费者感知的差异性暂不明显。而消费属性配置(座椅等消费者直接感知的)成为车企打造差异性的重要发力点。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