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我国纺织行业运行明显承压,生产规模出现下降,内销市场承压明显,出口增速逐步放缓,企业盈利压力持续加大。
一、行业运行态势
2022年,受国内外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国内疫情散发多发等因素影响,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承受压力,行业景气指数在收缩区间内波动。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调查数据,2022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纺织行业景气指数分别
为42.6、46.3、44.3、47.0,均在荣枯线以下。
纺织业及服装服饰业生产下降,化学纤维制造业生产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规模以上纺织业、服装服饰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2.7%、-1.9%、
1.1%。从当月增加值增速来看,4月,此三个行业增加值增速均落入负增长区间,生产规模下降;其后生产处于波动恢复,进入10月后,纺织业及服装服饰业增加值降幅加深,化学纤维制造业增幅回落。
2022年行业产能利用率下降,主要产品产量减少。据统计局数据,2022年纺织业及化学纤维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分别
为77.2%及82.3%,较上年下降2.3个、2.2个百分点。主要
产品纱、布、化学纤维、合成纤维产量分别为2719.1万吨、
467.5亿米、6697.8万吨、6154.9万吨,比上年分别下降
5.4%、6.9%、0.2%、0.9%。
内销市场承压明显。2022年内,受收入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纺织服装产品消费意愿不高,衣着支出有所减少,纺织品服装内需市场压力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全国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为13003亿
元,比上年下降6.5%,网上穿类零售比上年增长3.5%。
出口增速逐步放缓。2022年内,受到出口价格支撑因素影响,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保持一定增长。据中国海关数据,2022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3409.5亿美元,比上年增
长2.5%。其中,出口纺织品1568.4亿美元,增长1.4%,出
口服装1841.1亿美元,增长3.4%。其中,对东盟出口纺织
品服装582.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8%,东盟市场对行业新增出口贡献高达90.3%;对美纺织品服装出口下降5.4%。
盈利压力持续加大。在“高成本、低需求”供需两端压力下,纺织业及服装服饰业营业收入减少,化学纤维制造业营业收入增长放缓,利润总额均不同程度下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规模以上纺织业和服装服饰业实现营业收
入分别为26157.6亿元和14538.9亿元,分别比上年下降
1.1%及4.6%,化学纤维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0900.7亿元,
增长5.3%。利润总额均呈下降态势,化纤制造业下降明显。纺织业、服装服饰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利润总额分别下降
17.8%、6.3%和62.2%。营收利润率均有所下降。纺织业、服装服饰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分别为
3.8%、5.3%、2.2%,分别低于上年0.8个、0.1个、4.0个百分点。
投资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纺织业、服装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固定资产投
资增速分别为4.7%、25.3%、21.4%。纺织行业投资实现较快增长,一是得益于较为宽松的货币环境和一系列减税降负措施,纺织骨干企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以及产业布局优化需求得到释放,拉动行业投资增长。二是同期基数较低,以2019年作为基期计算,服装业三年间年均投资增速依然为负,投资规模尚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行业用工人数持续减少。2022年,行业从业人员景气指数持续处于紧缩区间,且逐季回落。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调查数据,2022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纺织行业从业人员景气指数分别为49.5、47.6、44.4、43.0。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纺织业和服装服饰业平均用工人数下降,化学纤维制造业平均用工人数增加。纺织业、服装服饰业平均用工人数比上年分别减少3.6%、7.4%;化学纤维制造业平均用工人数增加2.3%。
二、行业数字化建设转型持续推进
政府相关部门加快落实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支持和示范引领,行业组织开展引导和服务。2022年12月,国家工信
部公示2022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榜单。其中,纺织行业的示范工厂有福建晋江华宇、新疆昌吉溢达等;优秀场景有华昊无纺布、福建聚纤、长源纺织、宏港纺织、凤竹纺织、裕大华纺织等,涉及智能在线监测、人机协同制造、精益生产管理、工艺动态优化等场景。2022年6月,中国纺联发布了《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纺织工业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为着力点,加快推动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中国纺机协会会同其他机构,建设围绕纺织行业的智能制造标准试验验证公共服务平台,其中包括了纺织装备互联互通及运维,纺织智能工厂建设,纺织成熟度评价及供应链、物流、视觉检测等系列标准的制定,为纺织行业开展智能制造提供有力支撑。
智能制造是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主攻方向,前一阶段以化纤、纺纱等上游产业为主,近年来逐步向服装、家纺等下游终端产业延伸,取得了一系列进展。魏桥嘉嘉家纺与东华大学等单位合作,建设了床品高效短流程示范工厂,包括智能裁剪、缝制、打包等智能化生产线。大杨集团建设了多条由智能化生产设备组建的西装规模化柔性定制生产线,借助于互联网与大数据系统,开发了量体标准和量体数据系统、千万级版型数据库、字典式编码统一物料管理系统。另外,在智能化装备方面,杰克公司研发了用于服装智能化生产的智能裁剪设备、智能吊挂协同、物联网模板机和自动化
缝制单元等配套设备;青岛双清推出了采用创新技术的全智能筒纱输送与包装系统。
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应用在一些行业龙头企业的推动下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桐昆集团投入应用的化纤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覆盖五大业态和28家工厂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立了“五横四纵”的数字化管理体系。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综合应用,集成了研发设计、采购供应、生产制造、经营管理、仓储物流等多领域,实现了全链条、跨领域、跨区域的融合发展。红豆集团建设了纺织服装工业互联网平台,以产品个性化、设计协同化、供应敏捷化、制造柔性化、决策智能化为标准,集成了数字化生产、经营、管理的一体化平台,带动上下游纺织服装供应链企业数百家入驻平台,接入多种设备和纺织服装工业App,推进纺织企业“智
改数转”。
三、推动行业发展力度加大
2022年,行业面临复杂严峻形势,政府部门制定发布指导行业发展的政策,行业协会担起责任,发挥桥梁作用,举办各类活动,发布行业趋势,稳定了行业运行发展的基本盘。
政府部门制定发布《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巩固提升纺织工业竞争力,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提出发展方向。
以内需体系构建为重点,推动消费潜力释放与市场复苏。行业内开展了2022纺织服装“优供给促升级”系列活动,有效提振了产业信心。深化产品开发服务,以优质供给创造有效需求。开展了2022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品开发贡献奖评定工作,66家获奖企业在流行趋势研究、时尚创意设计、数字化转型、低碳绿色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带动引领作用。
提升设计与品牌引领能力。行业内研究发布色彩、纤维、纱线、面料、服装、家纺等流行趋势。举办中国国际时装周、各类设计大赛等活动,发掘和培育中国设计力量。举办首届中国时尚产业工业设计大会与首届中国时尚产业工业设计展,探索工业设计驱动产业升级的新可能。完成第三批中国纺织行业工业设计中心的评定以及第一批(2018年)和第二批(2020年)设计中心的复核工作。举办第六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推动纺织非遗创新转化与发展。持续深化品牌研究、竞争力评价、品牌培育和推广。建立区域品牌竞争力评价体系,组织开展评价提升工作。
提升数字与绿色引领能力。推进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工业互联网重点实验室等平台的建设,发布了《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推动行业智能制造、智慧设计、智慧营销创新发展,行业绿色发展的理论、方法、工具不断丰富。绿色纤维制品可信平台、纺织绿色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工具
和数据库开发工作有序推进。开展减排路径研究,确定温室气体排放关键工序及减排技术。推动气候创新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持续开展行业绿色工厂示范企业培育工作。
行业内完成对全国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的第五次复查工作。举办2022年全国纺织产业集群工作会议。2022年新加入试点共建的有9个产业集群地区,截至2022年12月8日,与中国纺联建立试点共建关系的全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地区共计202个,其中包括31个产业基地市,73个特色名城,98个特色名镇。
行业协会通过调研、项目合作、规划等形式,加强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引导。强化优势,继续培育发展世界级纺织产业集群。以项目、会议、展会等活动为载体,引导中西部、东北部、边疆省份根据资源禀赋承接产业转移。2022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大会、2022江西纺织服装周暨江西(赣州)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等活动的举办,推动了相关地区产业的发展。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四、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市场需求压力未有缓解。订单不足是2022年纺织行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从中国纺织企业景气指数来看,2022年一至四季度的新订单指数持续位于荣枯线以下,表明市场需求不足。从国际需求看,品牌商库存处于高位,较难大量释放订单。如美国服装零售增速从2022年初20%左右下降至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