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业长青是每一家企业的终极理想,而在中国市场增速放缓的今天,曾经因粗放型扩张而抓住机遇的企业,大多面临着降低成本和提高盈利的需求。例如近来致力于提升利润表现的某连锁餐饮企业,采取了多种降本举措,其中包括减少餐品分量、服务项目和削减员工数量等手段,以期望对自身利润卓有贡献。但股价的小幅提升似乎意味着资本市场的短期认可,而持续下降的顾客口碑却为企业长远发展蒙上一层阴云。服务质量的缩水,让这家以顾客体验为标志的企业不再那么“特别”。这样的案例,是市场上诸多平庸而且追逐短期收益的降本项目的缩影。
在全球政治环境不确定和经济放缓的当下,“降本增效”已成为常识性的信念,但称得上成功的案例却很少,企业传统的降本措施常常如同“饮鸩止渴”,表面上减轻了负担,短期内看到了利润的提升,实际上却“伤筋动骨”,损伤了企业安身立命之本。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