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市场规模稳步增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药生产基地。农药在防治农
作物病虫害、保障粮食增产增收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22年全球作物用农药市场销售额693亿美元,近5年CAGR为5%。全球农药产业链分工基本成型,跨国巨头牢牢把持着前端创新药研发和终端制剂销售渠道两大高附加值环节,而得益于完备的基础化工产业体系以及极具竞争力的成本控制水平,中国拥有全球近70%的原药产能,行业呈现“原药强、制剂弱”的特征。
农药中长期需求稳定,品种升级带动市场规模增长。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国
际粮价大幅上涨,农药需求同步增长,价格指数创历史新高,行业迎来持续两年的高光时刻。展望2023年景气度回调压力较大,市场降温趋势显现。不过长期来看,在全球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的背景下,农药需求韧劲十足。而随着农药品种结构的不断升级,预计市场规模仍维持稳定增长。其中,以高效低毒农药、生物农药为代表的环境友好型农药将加速替代老旧农药,发展前景广阔。
准入门槛提升,行业资源集中,产业整合有望加速。格局分散、产业资源
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制约了中国农药转型升级的步伐。不过当前产业整合的驱动因素正不断强化。能耗双控、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监管约束使得准入门槛持续提升。与此同时,跨国农化巨头整合和愈发高昂的农药登记成本也使得行业资源开始逐步向优势企业集中。中国农药行业即将进入新一轮整合期。
上下游一体化整合将成新常态,原药企业迎来转型升级契机。预计下阶段
农药行业的上下游一体化整合将以前向一体化为主,即原药龙头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整合国内制剂销售资源,实现向仿制型一体化农药企业的转型升级。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因素:一是仿制型原药企业的企业规模和相对竞争优势更强;二是全球仿制型原药市场空间将随创新药研发难度的增加而进一步增长;三是原药领域的准入门槛和技术壁垒更高,面临的监管压力也更大。
业务建议。(本部分有删减,招商银行各行部如需报告原文,请参考文末联
系方式联系研究院)。
风险分析。监管政策变化风险,市场竞争风险,环保及安全生产风险,转基因种植商业化造成农药需求结构变化的风险,新品种开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绿色升级带来的成本上升风险。
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农药是指用于防治、消灭或控制农林业的有害生物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各种物质。作为现代农业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农药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保障粮食增产增收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作用对象的不同,农药分为作物用农药和非作物用农药两大类。其中,作物用农药主要用于果蔬、玉米、小麦、大豆等粮食作物的保护,需求量远大于非作物用农药。而根据防治对象的不同,作物用农药可进一步分为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此外,农药还可以根据原料来源分为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化学农药通过化学反应制成,是当前农药市场的主流;生物农药则是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对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