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受阻,催生医疗器械产业链结构性调整
对于进口零部件或进口原材料依赖度较高的医疗器械产品,2020-2022年的疫情极大地影响了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在疫情和带量采购政策的双重影响之下,企业更需要不断地构筑竞争壁垒,通过更丰富的产品线布局、基于产业链条进行延伸等方式不断降低影响。同时,随着本土化大一统策略的展开,上游零部件国产化进程在明显加快,国内集采招标也开始推动外资品牌加快本土化的脚步。在医疗器械流通领域,经销商在疫情和集采双重大洗牌中经历了优化,经销商一方面变得更加专业,在进院、上量、配送、服务中的每一个环节做到术业有专攻,能够切实帮助医疗器械产品型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进而在竞争中取得不可替代的优势位置,另一方面大量经销商向产品型公司转变,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整合,发挥自身的渠道和进院优势,实现公司整体转型。
2、疫情对广大居民常规疾病的诊疗行为产生了持续影响,居家检测、居家监测、居家护理等家用医疗器械细分赛道迎来快速发展
在疫情之前,我国家用医疗器械主要包括家庭基础体征检测仪器、康复辅具和简单的治疗器械。疫情导致的慢病入院治疗困难倒逼腹膜透析、超声、家用呼吸机、常态化慢病管理设备、医疗级生命体征监测设备等医疗器械快速走进家庭。同时,在家庭自测新冠抗原试剂盒的推广和教育下,人们开始逐渐接受通过远程问诊、居家检测、居家监测、线上购药等手段进行常规简单疾病的分辨和处理,相应的家用IVD检测产品、能够支持持续监测的信息管理平台、家庭版本的治疗型和康复型器械等将会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未来会有更多的医疗行业巨头加入到家用医疗市场的军备竞赛,小而美的家用医疗产品初创公司也将会成为并购市场的热门标的。
3、IVD企业在享受三年市场红利后,走向将日趋分化,产业升级和产业整合逐渐加速
疫情的反复和核酸检测常态化使IVD企业在经历2020年爆发式增长后再次实现了连续两年的高速增长,产品获证速度大幅提升,收入体量大幅增长。华大基因、圣湘生物、东方生物、硕世生物、明德生物、万泰生物、热景生物、达安基因等企业趁势脱颖而出,同时也加剧了行业的两极分化。
2022年,共计377款IVD产品获得三类证,较2021年增加149个,是近年来批证数量最多的一年,其中病原微生物检测、肿瘤筛查/诊断相关类占比超60%。
易凯资本汇总了76家A股上市IVD企业2018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的营收数据,收入总额由2018年全年的810亿元增加至2021年全年的1,825亿元,在2022年前三季度即达
到1,864亿元,对比2021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速超40%。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