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碳纤维2024维持低位运行,风电占总需求的38%
1.1、产业链包含丙烯腈、原丝等环节,下游面向航空/风电等不同场景完整的碳纤维产业链包含从原油到终端应用的完整制造过程:
首先,产业链上游企业先从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制得丙烯,并经氨氧化后得到丙烯腈;丙烯腈经聚合和纺丝之后得到聚丙烯腈(PAN)原丝。
然后,产业链中下游企业再经过预氧化、低温和高温碳化后得到碳纤维;碳纤维可制成碳纤维织物和碳纤维预浸料;碳纤维与树脂、陶瓷等材料结合,可形成碳纤维复合材料,最后由各种成型工艺得到下游应用需要的最终产品。
从各场景所使用的碳纤维技术类型上来看,目前全球的碳纤维类型集中于标模的大丝束、小丝束类型产品。小丝束一般是指丝束规格为1~24K的碳纤维,大丝束一般是指丝束规格≥48K的碳纤维。
小丝束碳纤维力学性能优异,拉伸强度为3500~7000MPa、拉伸模量为230~680GPa,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而大丝束碳纤维拉伸强度为3500~5000MPa、拉伸模量为230~290GPa,主要应用在汽车、风电叶片、能源建筑和体育用品等,又称为工业级碳纤维。相比于小丝束碳纤维,大丝束碳纤维最大的优势就是低成本和生产效率高,可拓展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途径,是目前碳纤维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