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以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数字技术驱动的普惠金融新模式,具有共享、便捷、低成本、低门槛等特点,与传统金融服务形成有机互补,已成为推动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新动能。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在数字普惠金融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通过不断加大金融科技手段在普惠金融领域的运用,为更广泛的群体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金融服务。
·科技创新成为数字普惠金融业务的基石。以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为代表的前沿科技快速发展并迭代升级,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我国银行业持续加大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投入,加速推动数字普惠金融从“数字化”向“数智化”迈进;运用大数据风控技术以及数据治理能力,有效破解规模、风险、收益难以兼顾的“不可能三角”。此外,少数几家数字银行构建了国内领先的基于安全可控技术的全分布式银行核心系统,进一步实现了普惠金融服务的提质增效扩面。
·多元、综合、开放逐渐成为我国银行业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创新的重点。基于
数据和场景的数字信贷服务创新一直是我国银行业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模式,当前我国信贷覆盖度和满足度已达到较高水平,普惠金融发展由最初的“增量扩面”阶段迈向以客户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一方面,数字普惠金融从信贷服务扩展至财富管理等更广泛的金融服务,并且部分商业银行开始提供“金融+非金融”的综合服务,以赋能小微企业成长;另一方面,部分金融科技实力较强的银行业机构开始探索对外输出金融科技能力,以助力行业整体数字化水平的提升。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https://www.zhizhi88.com/wp-content/uploads/2025/01/知之小站2020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