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地方产业巡礼_武汉之汽车产业.pdf

报告要点
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引擎,亦是武汉连续多年的第一大支柱产业。自1992年借力东风成立神龙汽车,到坐拥中美日法英五大车系,通过中外合资与技术引进,武汉经开区“中国车都”之名渐成,湖北2021年商用车产量45.5万辆居全国第一。新能源变革之势下,武汉框定万亿目标“二次创业”,积极鼓励新能源汽车推广,培育招引整车企业、“延链补链”做强零部件配套,推动产能爬坡追赶。面向竞争,武汉锚定智能网联,布局“光车联动”,以期借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等新质生产力在“下一代汽车”赛道上弯道超车,进而激活经济增长新动能前言:传统汽车重镇驶向新征途
作为区域经济战略性、支柱性、基础性产业,汽车产业“由大向强”对新型工业化推进和捉掘内需消费均有明显带动作用。老牌汽车工业重镇的武汉,不仅是长江中游汽车产业集群核心,亦是湖北打造万亿汽车产业的承载,2021年湖北商用车产量45.5万辆全国居首,2022年“武裹十随”汽车产业集群获评工信部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新能源变革下汽车产业格局和生态体系深刻调整,如何抢抓机遇布局“下一代汽车”,亦与武汉未来发展的结构与活力息息相关。
政策:锚定万亿,“二次创业”,聚焦传统汽车转型升级
依托东风汽车,以“市场换技术”,通过中外合资与技术引进实现规模扩张,汇集美、日、法英、国产五大车系,吸引零部件厂商驻厂构建完整汽车服务产业链,武汉进而成为全国汽车谱系最齐全的城市,武汉经开区逐渐享有“中国车都”之名。随着汽车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武汉积极抢抓传统汽车转型升级发展新机遇,推动突破性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从整体产业规划、财政资金扶持、消费税收优惠以及配套设施布局等方面重点统筹,一方面从消费端积极鼓励新能源汽车推广,另一方面锚定万亿集群目标推动智能化升级。
现状:东风领衔下汽车产业基础完备,车谷新能源产能爬坡开启
汽车产业常年稳居武汉第一大支柱产业,产量占全国比重维持在5%左右,2022年全市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达3219.59亿元,作为其枢纽的“车谷”2023年生产总值为2150.39亿元,同比增速7%,位列武汉市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中增速榜首,助力湖北省2023年汽车产量达178
万辆,居全国第六位。区域布局上,借鉴本地光谷,武汉以经开区为承载打造“中国车谷”,呈现出“一核多区”格局,新能源整车企业多分布于汉南;产业链条上,以央企东风汽车为链长,武汉已集聚9家整车企业、13家整车工厂和12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完整产业链。落脚至新能源汽车,武汉2022年产量为19.3万辆,同比增速109.8%,2023年产量为28.4万辆,
增长47.2%,整体呈现较快增长,虽与国内第一梯队仍存差距,但处于产能的提升追赶阶段,正加速引进路特斯、岚图、小鹏汽车等项目。此外,武汉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布局开始显现,2023年开放测试道路累计里程突破1845.91公里,开放里程和开放区域数量均位居国内首位。
动向:锚定智能网联核心技术,融合发展引领新能源汽车创新突破
当前汽车产业由电动化向智能化进一步升级,中国汽车在全球汽车产业上的话语权不断加大,正改写全球竞争格局。面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趋势,武汉着手培育招引新能源整车企业、“延链补链”做强零部件企业,持续推动汽车产业“转向换道”。值得关注的是,立足新能源汽车的追赶爬坡阶段,武汉发力“光车联动”融合打法,瞄准智能联网方向,孕育以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以期实现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2023年“光谷”和“车谷”双向联动,推动汽车与信息通信、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协同发展:芯片端产业协同,产学研一体化加大车规级芯片全产业链攻坚力度;智能驾驶端产城融合,携手百度,武汉成为全国首个实现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的城市。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