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百智库:车路城协同体系发展模式及路径.pdf

摘要
近几年,基于“国家车联网先导区”“智能网联示范区”“双智”等试点任务的推动,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车路城协同产业体系,且已经从概念和试验阶段逐步迈入应用拓展和商业化落地的新阶段。新阶段如何推进车路城协同基础设施持续性建设与应用商业化运营是亟需解决的两大核心问题
课题组通过多方调研、咨询和讨论,系统梳理车路城协同体系组成,围绕上述两大核心问题,分析车路城协同体系各部分的现状和问题,并针对每部分提出下一步发展的实施路径及发展建议,为城市车路城协同建设、汽车产业及相关行业发展提供指导
第一章对车路城协同发展的背景进行总结。第一,车路城协同关系发生重大变化,随着汽车与其他产业加速融合,车-路-城之间的协同关系由弱转强;车路城协同与单车智能互为补充,可进一步赋能交通管理和城市治理;作为车路协同的延伸和进阶,车路城协同是车路协同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必然选择。第二,车路城协同发展迎来新机遇,尤其是随着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的加速提升,欧美日韩等国家加快推动智能网联基础设施部署,我国持续推进车路城协同发展的决心将
更加坚定。第三,我国发展车路城协同具有独特优势,包括国家体制优势和巨大的汽车市场优势,在政策制度探索、车路城基础设施建设、车城网平台搭建、应用场景落地、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走在全球前列。
第二章阐述车路城协同体系组成和本报告研究范围。第一,车路城协同体系主要由技术体系和生态体系组成。技术体系包括支撑车路城协同发展的基础设施应用、平台、政策标准四大要素及其关键技术;生态体系由政府、企业、行业机构等产业链多方构成。第二,本报告围绕车路城协同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与应用体系商业化的问题,梳理二者的现状和问题,并给出发展路径和建议;平台体系、投建运模式以及政策标准体系部分的内容均围绕基础设施体系和应用体系需求和问题提出。
第三章分析车路城协同基础设施体系现状并提出发展路径和建议。第一,分析通信、感知、算力、充换电、地理空间等车路城协同基础设施,以及与车路城协同关系紧密的交管设施,共6类设施的建设、技术、应用等现状情况和不足之处。第二,针对基础设施覆盖率低、多头管理、缺乏互联互通等问题,提出采用“先广度后深度”的思路打造1-2个基础设施全域覆盖的城市标杆,满足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验证、商业应用探索等需求;非标杆城市按照应用需求牵引迭代建设,逐步推进基础设施全域覆盖。同时,报告结合国家战略规划以及国家政策、技术路线等,提出基础设施近期、中期及远期的建设规划。
第四章分析车路城协同应用体系现状并提出发展路径和建议。第一,我国面向自动驾驶的应用进入商业化探索阶段、面向智能交通的典型应用场景逐步丰富、面向城市治理的应用正在逐步探索,但存在应用场景碎片化、应用成熟度不高、商业模式不清晰、规模化应用开展受限于基础设施的覆盖度等问题。第二,结合行业发展现状,参考行业权威路线图研究成果、征集行业专家意见,绘出车路城协同应用场景发展图谱,提出智能网联应用与智能基础设施滚动式建设及“先成熟先推广的双线并行路径,并重点分析网联协同辅助驾驶、快速路匝道协同驾驶、自主代客泊车、智慧交管、智慧公交等七类应用的下一步推进方向,为行业建设提出建议参考。
第五章分析车路城协同平台体系现状并提出发展路径和建议。第一,我国车路城协同平台体系在城市落地的模式有两种:一是通过建立统一底座平台,支撑上层应用,但因应用模式缺乏,底座平台生态化建设缺失,数据活力不足;二是以项目为切口,建立满足某类或几类纵向应用的平台,因建设初期缺乏统一规划,随着应用的拓展会形成多个纵向平台,造成平台孤岛,平台之间融通困难。第二,提出“底座分离、逻辑统一,小底座建立应用小闭环,大底座构建应用大生态”的可持续、可扩展的循序建设的平台体系架构,城市可根据不同需求选择不同平台规模,并可由项目级小规模平台逐步升级为区域平台甚至城市级平台。第三,提出推动跨区域平台的互通,加快市域级平台共建共用;从业务上联通车路城协同平台和智慧城市平台;厘清平台关系,统筹融通各方数据;建立数据融通机制,合理开放政府数据等平台下一步发展建议。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