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宏观环境的深刻变化,我国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体育组织不断成长与发展,成为开展群众体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政府大力推动“健康中国”政策之后,基层体育组织迎来了发展窗口,在推进体育事业发展、推动社会健身和服务广大人民健身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正如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转化,基层体育的发展也将肩负起新的历史任务,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典型案例,探讨我国
全民健身发展新的路径。
近年来,在“健康中国”政策推广的背景下,2020年我国健身
人口增长3.19%,健身人口渗透率为5.02%,环比增幅3.19%。这一系列增长的背后,既有健身产业的发展壮大,同时也离不开基层体育的蓬勃发展。在2012—2017年短短5年间,我国法人登记体育社会
组织规模从2.3万个增长至4.8万余个,年均增幅远高于同期全国社会组织约4%的增速,与此同时,草根体育组织数量已超过百万,绝对数量还在增长。
虽然我国大众体育发展如火如茶,但由于我国基本国情与德、日等发达国家大相径庭,在基层体育的组织体系上也有较大的差异。相比德、日,我国基层体育的组织单位有以下特点:1、组织类型多,但以自发组织为主;2、公益性社区体育俱乐部力量薄弱,商业性体育俱乐部风险较大;3、专业体育服务差;4、资金来源匮乏。
组织类型多,但以自发组织为主。该特点的形成主要受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的影响。首先,伴随着我国体育用地类型的不断丰富,体育用地在不断增加,我国各类型社区体育组织单位在体育项目、体育功能上更加多元。截至2019年,第七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类型达116种,相比1974年“一普”的6种类型而言,场地类型更加全面,且相比2014年的“六普”,“七普”增加了32种场地类型,包括11人制足球场、沙滩足球场、体育公园等。其次,我国体育用地虽种类众多,但数量分布上较为集中在市民益健苑点等开放型小区体育用地
较为适合“草根体育”等基层自发体育组织的发展。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