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存力基础设施发展研究报告(发布稿).pdf

本报告版权属于北京金融信息化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并受法律保护。转载、编摘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观点的,应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被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在新型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中,数据存储作为新型生产力的基

础性、支撑性地位不断凸显,存力基础设施的转型创新已成为目前关注的重点。在金融信息化发展、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金融存力基础设施持续进行技术演进,并根据金融业务特点和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不断丰富存储架构、加大技术创新和应用,存储规模、存储能力都取得显著成效。面对存储技术快速演进、信息技术供应链安全形势变化、数字化转型创新和绿色节能要求,金融存力基础设施在确保支持核心业务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还要积极应对分布式数据库、云原生、大数据、AI大模型等新技术应用提出的新要求,在存算分离架构、组网架构、分布式存储、集约绿色全闪存储、存储安全容灾、自主可控能力及智能化运维等不同方面加大创新应用、实现稳步发展,助力新一代金融IT基

础设施建设,支持金融业务创新发展。

在金融信息化、数字化创新发展中,存储历来是构建金融信息基础设施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当前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快速发展、数据量爆发式增长、数据要素价值充分释放,作为核心资产的金融数据对存储提出了更高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技术先进性及绿色节能要求。近期,国家多部门联合发布的《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算力是集信息计算力、网络运载力、数据存储力于一体的新型生产力,主要通过算力基础设施向社会提供服务。存储的基础性、支撑性地位不断凸显,数据存力已成为一种新的生产力。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金融存力呈现介质持续演进、架构不断丰富、高可靠、高可用等特点,助力构建新型金融算力基础设施。随着技术快速演进、数字化发展提速、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引发的IT转型持续推进,金融存力需要不断加大转型升级力度,推动构建新一代智能、安全、绿色的金融存力基础设施。

为此,金融信息化研究所组织金融机构、专业厂商开展金融存力基础设施研究,编写《金融存力基础设施发展研究报告》,全面总结了金融存储发展总体情况及不同存储技术应用情况,接着从技术演进、安全防护、绿色发展、安全可控等不同视角分析金融存储技术演进变化,并从多角度展望金融存力基础设施发展趋势,最后,通过典型案例展示金融机构存储发展成果。研究成

果为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存储产业等各方提供参考。

二、金融存储发展现状

(一)金融业务与存储协同发展成效明显

金融业信息化程度高、数据重要性与业务连续性强,业务创新发展与存储技术演进相辅相成。

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全球存储产业发展经历了酝酿期、成长期、成熟期至目前的创新期。不同阶段的存储技术产品有效支持业务发展,并持续进行迭代升级。当前,数字金融成为主流,实时交易、海量数据、持续创新的金融服务模式,不断催生具有金融业特点的存储技术,实现金融业务与存储产业的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比如银行结账业务每天需要花费4小时,催生了存储虚拟快照功能的产生;银行系统开发过程需要模拟真实数据读写验证应用,催生了快照的实体化,即存储卷克隆功能;业务连续性的要求催生出控制器软件在线升级;业务数据激增催生出卷扩容功能;在系统组件出现亚健康状态时,需要保证业务连续,催生了在线热插拔技术等。这些技术更好地满足了金融业务快速发展带来的数据量迅速增长、业务处理时效性、数据安全性、业务

连续性等需求。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