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车企营销中台建设之路.pdf

在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大背景下,新势力车企凭借“以用户为中心”的营销模式快速崛起并抢占市场,在新势力创新营销模式的影响下,传统燃油车企也纷纷从过往“以渠道为中心”的营销模式,开始试水通过多渠道直联消费者,打造营销阵地,由此引发出传统车企对营销中台建设的思考。

1.多品牌的行业现状

在信息化时代,集团企业的不同品牌之间,系统建设能力参差不齐,各品牌通常独立规划建设系统,使得集团以及品牌自身信息化体系呈现“烟囱式”分布。这种建设方式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也会导致集团信息化对品牌自建系统的失控。这种失控在传统车企中尤为明显,集团下

属汽车品牌组建各自的Ⅱ及数字化团队,为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各品牌强调短迭代式的系统开发方式,以满足业务模式的快速变化。但是,与此同时,集团核心系统又需要保持稳定性,子品牌系统的快速迭代需求与集团IT的稳定性需求发生冲突。而中台建设可以帮助集团企业完美规避这种IT开发模式的冲突。

集团与下属品牌信息化的冲突,本质上是IT开发模式中稳态与敏态的冲突。中台的本质是抽象提炼出大量共通能力中心,这些能力中心可以被视为“敏态中的稳态”,将这些能力中心重新整合,使用稳态IT方式建设,形成营销与管理能力中台。这种稳态与敏态融合的IT建设模式被称为“双模IT”。

多业态意味着多场景,不同场景在业务流程上有着截然不同的逻辑。以车企为例,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造车新势力、本土车企的独立新能源汽车品牌、传统车企的自主或合资品牌,都纷纷推出新能源车型,并且都开始采用主机厂直营的商场店业态。但是,直营商场店与传统燃油车经销商门店的4S店业态,在客户群体、服务目标、组织能力上都有显著的区别。首先,传统4S店的本质是“客户找门店”,进店客户多为有强烈购车意向的人群,而商超店则是“门店找客户”,其客户多数来自商场本身的客流,没有明确的购车意向。这个区别决定了商超店的首要目标是提高品牌曝光度和市场认知度,而非简单的“卖车”。这些差异也导致商超店与传统4S店在服务流程上出现两套截然不同逻辑。对于商超店的销售顾问来说,其工作主要面向“近期没有买车计划”的顾客,或向对新能源持有诸多疑虑的用户进行市场教育,而4S店则是高度销售导

向的服务流程。

两种业态下的服务流程与目标,既存在显著差异,又有大量的共通之处。在这种背景下,单独为每一种业态构建数字化支撑体系,会造成大量系统功能的重复建设,是对企业IT资源的极大浪费。并且,为新业态开发单体式应用会延长系统的上线时间,与企业快速抢占市场的愿景相违背。与之相反,营销中台可以汇聚不同业态下所需的共通服务,当企业扩展新业态时,仅需开发差异化的个性服务,减低成本的同时也能加速系统上线速度。

拥有多种营销渠道往往意味着企业需要运营多个前端应用,伴随着营销渠道的不断拓展,为每一个前端应用建设单独的后台支撑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建设一个“大中台”同时支撑多个前端应用,并具备快速扩展性,无疑是全渠道趋势下的最优解。

对于汽车行业而言,在这个新能源与燃油车并行的双行道上,传统车企也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来重新加固自己的品牌壁垒,“以用户为中心”是主机厂的一道必修课。在“以用户为中心”的时代,企业的营销动作须全方位围绕着特定消费群体展开,因此打造全方位、全维度、多触点的全渠道营销模式便成为车企的必然选择。在新势力车企“以用户为中心”的新营销模式的影响下,传统燃油车企纷纷从过往“以渠道为中心”的营销模式,开始试水通过多渠道直联消费者,打造营销阵地。从公域角度来说,垂直媒体(如懂车帝,汽车之家),社交媒体(如微信,

抖音),第三方电商(如京东,天猫)平台已成为重要营销阵地,内容营销成为公域的主流营销方式。私域方面,店端纷纷启用企业微信,来更好的收集、跟进线索;主机厂开发自己的官网及APP,并植入车联网应用以及充电(新能源)等功能,增强用户粘性。营销中台的建设可以“打薄”上述前台应用,更好的支撑业务的灵活性,为汽车行业的全渠道化、多种营销模式并行的趋势提供更可靠的架构支撑。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