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二十国集团在杭州峰会上发布《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其中定义了数字经济的内涵:“数字经济是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这是目前普遍认可的数字经济概念。
2021年6月,国家统计局发布《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
统计分类(2021)》,把数字经济产业范围确定为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和数字化效率提升业5个大类,涵盖了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领域。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这进一步将数字经济的重要性提升至战略高度,重点强调支持数字技术在各行业领域的应用,提高数字化运营能力,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并提高我国数字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据赛迪顾问统计,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2.0万亿元,同比增长12.5%,数字技术、数字产品、数字服务等的供给能力有所提升。同时,各省(市、区)数字经济发
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北京、上海、天津等省(市)的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50%,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浙江、四川、江西等省(市、区)的数字经济增速也大幅加快。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来看,供需两端同步增长,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有巨大融合空间,长期向好态势不变。预计到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有望突破60万亿元,此时数实融合进入“深水区”,数字经济规模增速将开始放缓,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将向着更为稳健有力的方向前进。
(二)数据要素
自文字出现后,人类开始更活跃地记录各种数据。随着计算技术和存储技术的进步,各行各业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如今数据已经无处不在,数据总量和数据类型均大幅增长。同时,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数据成为增进生产效率的重要推动力,也成为了应对生产过剩和供需错配等关键问题的重要手段。数据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日益凸显,人们开始意识到数据不仅仅是一种信息载体,更是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资源,数据要素概念随之产生。据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定义,数据要素是指参与到社会生产经营活动,为使用者或所有者带来经济效益、以电子方式记录的数据资源。
2014年3月,“大数据”概念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增列为新的生产要素,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并列。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
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首次在国家政策层面正式把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单独列出。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